今年是叙利亚内战爆发10周年,十年间,这个位于地中海东岸的中东小国,长期处于动荡和战乱之中,数百万难民流离失所,各国势力纷争不断。2011年,叙利亚内战爆发,沙特、伊朗、土耳其、美国、法国甚至以色列、约旦等各国势力开始介入叙利亚局势,叙利亚政府岌岌可危,叙利亚这个国家面临四分五裂的局面。 图为俄叙联军在叙利亚共同巡逻,墙上挂着普京和巴沙尔的画像。 2014年底,俄军进入叙利亚维持秩序,保护俄罗斯租借的军港塔尔图斯;2015年9月,俄军开始在叙利亚执行军事行动,俄空天军派出由苏-35S、苏-30SM等先进重型战斗机、苏-34、苏-24、苏-25等战术轰炸机组成的精干空中作战部队,驻扎到叙利亚西北部的赫梅明姆空军基地,先后支援了叙利亚拉塔基亚、霍姆斯、帕尔米拉、阿勒颇、伊德利卜等地的重要战役,帮助叙利亚政府军取得重要进展。 图为俄罗斯在叙利亚赫梅明姆空军基地进行阅兵。 根据俄罗斯的统计,他们的精干空中部队,在参战的前三年里,就摧毁了10多万个叙境内反对派武装目标。随后,俄罗斯派出地面部队进入叙利亚,俄军警、车臣特种部队等精锐力量,经常驾驶“虎”式装甲车和BTR-80装甲输送车,巡逻在叙利亚的大街小巷、主要公路上,每当叙利亚政府军夺取一块新的区域,俄军警就马上进入维持秩序、巩固态势。 图为俄叙联军的装甲车队拦停了美军在叙利亚的巡逻车队。 在俄军参战的6年间,俄罗斯宣布自己花费了数十亿美元,但是根据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统计,俄罗斯在叙利亚作战的各方面开销,包括间接开销在内,已经高达200-300亿美元,这对于俄罗斯而言,绝对是沉重的财政负担。可是俄罗斯并没有撤出叙利亚的打算,而是计划以持久战的形式在叙利亚驻扎下去。要知道,俄罗斯一年军费才500亿美元,一场叙利亚内战就花掉了俄罗斯300亿美元,平均每年50亿美元,占俄罗斯军费的1/10,俄罗斯如此用力,为了什么呢? 图为位于叙利亚的塔尔图斯军港,图中的护卫舰都是俄罗斯海军舰艇。 首先一个,叙利亚不能丢。叙利亚是俄罗斯在中东地区仅存的两个铁杆盟友之一,而且是俄罗斯在海外唯一的军港--塔尔图斯港的所在国。塔尔图斯港直接位于地中海沿岸,向北不远就是扼守地中海和黑海的博斯普鲁斯海峡,苏联时期,这个军港是苏联第五分舰队的驻地,所有苏联海军进入地中海的军舰,都属于第五舰队指挥,因此经常出现新建的载机巡洋舰,在路过地中海的时候,临时被第五舰队抽调去演习的情况。 图为俄罗斯战斗机驻扎的赫梅明姆空军基地卫星图。 图为赫梅明姆空军基地内的俄军战斗机。 上世纪70年代,美苏两国在地中海爆发大规模的海上对峙,双方都出动了航空母舰、巡洋舰、核潜艇等一等主力军舰,其中美国海军2艘核动力大型航母,苏联海军则出动了2艘1143型基辅级载机巡洋舰,这次地中海大对峙后,北约舰队退出了东地中海海域,从那之后,直到苏联解体之前,美国军舰都很少进入东地中海和黑海。然而苏联解体之后,俄罗斯无法控制地中海局势,只能退守黑海,如今美军舰队已经经常性在黑海巡航,甚至进驻了乌克兰敖德萨军港,这里曾经是苏联黑海舰队的重要基地。 图为在叙利亚执行军事行动的俄罗斯军警。 对于俄罗斯而言,苏联的解体让他们无法控制中东地区和地中海局势,但是只要叙利亚这个国家还是俄罗斯的盟友,只要塔尔图斯军港仍然在俄罗斯的手中,俄罗斯就能等到重返地中海的那一天,前提就是俄罗斯不能丢掉叙利亚,不能丢掉塔尔图斯港。同时,叙利亚是俄罗斯在中东仅有的2个盟友之一,如果叙利亚被推翻,那么俄罗斯就只有伊朗1张牌能打,战略上的空间就小多了。 图为在叙利亚巡逻的俄罗斯军警。 第二个原因,俄罗斯不能让美国和土耳其再扩张。虽然俄罗斯在中东地区发言权并不算很高,但俄罗斯也不能允许美国和土耳其随意扩大在中东地区的势力范围,挤压自己的生存空间,毕竟俄罗斯在能源领域、地缘战略领域都需要中东的支持。近年来,土耳其在“大国情节”和复兴奥斯曼帝国思潮的影响下,逐渐开始扩张势力范围,首当其中的就是叙利亚,土耳其不但积极参与叙利亚局势,在叙利亚境内培植叙利亚国民军、自由军、努斯拉阵线等反对派武装,而且还在叙利亚驻军,在叙利亚东北部建立了隔离区。 图为赫梅明姆空军基地内的俄军战斗机。 图为赫梅明姆空军基地内的俄军战斗机。 图为赫梅明姆空军基地内的俄军战斗机。 图为赫梅明姆空军基地内的俄军。 然后是美国,美国已经拿下了伊拉克,建立了中东版北约,把沙特、阿联酋、卡塔尔、科威特等国变成了自己的军事盟友,并且在中东各国大规模驻军,实现了对伊朗和叙利亚的包围、分割。在叙利亚局势开始后,美国扶植了库尔德工人党武装等代理人,割据幼发拉底河以东的区域,将叙利亚国家分裂为东西两个部分。可以说,如果俄罗斯不及时介入叙利亚局势,叙利亚被美国、以色列、土耳其等国打垮、分裂,是可以预见得到的。对敌人的退让,就是对自己的残忍,俄罗斯肯定不会希望美国和土耳其势力在中东扩大,必须要通过叙利亚内战在中东立威。 图为俄罗斯BTR-80装甲车在叙利亚拦住土耳其装甲车队。 最后,叙利亚内战也为俄罗斯武器展示提供了平台,“虎”式装甲车、苏-35S重型战斗机、苏-30SM战斗机、苏-57第五代战斗机、“天狼星”无人战车、T-14阿玛塔主战坦克、米-35武装直升机等都在叙利亚轮番上场,一展身手,成为了俄罗斯武器绝好的广告。同时,俄罗斯也从叙利亚内战的实践,积累了现代战争的经验,根据俄罗斯统计,俄军到目前为止,在叙利亚通过空袭和地面战斗,以几乎“零伤亡”的代价,就击毙了超过10万反对派武装分子,为叙利亚局势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,这是俄罗斯武器先进的结果,更是俄军验证先进军事理论的成果,是难得的实战检验机会。 图为现在的叙利亚,局势基本恢复了稳定。 所以,俄罗斯虽然在叙利亚内战中花费了300亿美元,但是俄罗斯取得的成绩却比这些钱更有价值,战略影响、大国地位、势力范围、地缘政治、实战经验,这些都是花钱买不来的,可以说,在叙利亚局势中,俄罗斯保住了叙利亚政府,保住了塔尔图斯军港,扩大了在中东影响力,促进了自己的军事进步,这都是俄罗斯收货的宝贵成就。